【阅读分享】融创铸新,聚势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述评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03-28
 

融创铸新,聚势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述评

王  蕾  卢嘉妮

摘要:实现音乐教育的优化转型,需以多元融合的课程理念打破传统固化的教学逻辑样态,以技术、思维、形式创新赋能音乐课堂内生革命。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聚焦“融合”“创新”“发展”,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指导思想开展自上而下的融合对话,共享不同教育层次和教学领域的美育方案,释放出持续性美育创新动能,在为音乐学科发展建设打下坚实根基的同时,明确了中国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会;美育;融合;创新;发展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五年来,我国美育事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等问题以及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为开辟美育新路径,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美育体系,由中国教育学会、浙江音乐学院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承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中国美育教育网协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于2023年11月10日至12日在浙江音乐学院隆重召开,为我国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启崭新篇章。

本届音乐教育大会基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以“融合、创新、发展”作为研讨视角,面向不同参会群体设置了多学段、多层级、多维度的会议主题,包含多场主题发言、主旨报告、“讲演式”教育展示、“大师班”、圆桌会议、工作坊、专题研讨、论文宣讲与课例展示,涉及内容勾联基础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横跨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并从学校音乐教育辐射至社会音乐教育等多个层面,既有宏观的理论研讨,又有微观的专题交流,既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新性发展相衔接,又与世界音乐教育理念的最新前沿相契合。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校(院)长、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教研员、一线教师在其中展开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共绘新时代中国音乐教育的美好蓝图,共探“新文科”视域下美育发展的多元路径。

一、立足音乐本体,探寻多元融合路径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融合”日益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关注重点。无论是创新育人方式、发展学生素养,亦或是传承民族艺术文化、构建本土教学体系,都有赖于立足学科立场的跨学科、跨文化、跨技术边界的融合样态。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天文在开幕式致辞中点明,美育的建设者应推动音乐教育与中华文明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相融合,促进世界各民族优秀音乐成果与本土的学情融合,注重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音乐教育与科技文化的融合。可见,兼具人文关怀、艺术品位、计算思维、信息素养的课程样态,才是音乐学科建设的发展指向。

(一)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跨界融合新深度

学科交叉是新文科建设的催化剂和突破口,多学科知识聚变的模式为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音乐教育学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互渗交融的交叉学科,故应以多学科合作形成育人合力的方式促使学生关键能力的生发。

蔡梦教授在阐述大会主题过程中,首先强调了学科融合的概念。她认为融合包含动态化、生发性和建设性的内容。音乐学科并非孤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必须在多元学科融合中创造出跨学科的学习空间,从而构建更为完整的艺术教育。蔡梦教授的发言是对新版艺术课程标准中“课程综合”这一理念的回应,而程郁华教研员则是从“跨学科”的概念剖析入手,渐及其所导致的教学变革,以“坚持学科本位”作为跨学科的根本基点,重新明确“所有的融合都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解决音乐学习的问题”,从而得出“用其他学科知识为音乐学习服务,才是跨学科的意义”。

(二)拓宽中国视野,拓展世界经验本土实践新空间

20世纪80年代起,各类国外先进教学体系已逐步影响至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不少美育工作者试图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打造出汲取世界经验的本土音乐教学实践新空间。

刘凯副教授通过讲演式的教育展示,从方法论和教学论展开论述,对达尔克罗兹哲学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大致梳理,提出对国外音乐教育经验本土化的未来展望。曹利和任恺老师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独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牌《八板》为例,探讨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实施路径。几位老师均认为,在坚持传统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组织与发展的基本逻辑,形成持久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从而实现传统音乐教育话语的主体性皈依和多元文化思路的交织平衡。

(三)依托技术赋能,开启“技”“艺”融合新时代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中指出,应“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改革的趋向正是新兴技术赋能下的信息化。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中小学音乐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实现,同样在本次大会中引发了讨论热潮。

主讲人吴佳妮在“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坊中探讨了音乐教学软件“行者AI”如何借助智慧化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分析具备海量学习资源、丰富创编功能的AI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示其能充分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并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此外,“ChatGPT”和“Scratch”等五个应用广泛的智能系统的教学呈现和演练展示,为音乐课堂中新技术与新策略的融合提供了鲜活案例,体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音乐教育新样态。

二、坚持素养导向,释放美育创新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擘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上指出,应坚持用创新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用创新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用创新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可见,创新人才的培育、创新素质的培养亟需创新的人才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

(一)锚定美育目标,构建“深”“广”兼具的创新课堂

实现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坚守以美育人的根本目标,转变以“教”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知识选择和组织的逻辑样态,为学生创生出整合化、多样化视角。来自浙江金华小学的李燕老师提倡教师们巧用“比较”方法将具有共同特质的学习内容组合在一起,为单元教学的统一提供新思路;何伟老师分享了关于音乐单元整体教学的经验,通过聚焦核心知识的全程性评价,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杭州市太炎中学徐蕾执教的优质课《缤纷舞曲》则是以实际课例的形式,生动呈现出一线教师在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心得。

更新、更深、更远的美育目标实现,需要宽广的整体性视野和缜密的逻辑性思维。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尹丹红教研员着重指出,深度学习要深到学生的心里,深到音乐的本质,深到学习的价值。同时,她多次强调多层次的综合体验、深度学习、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关键概念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张雁南等四位老师分享了音乐课堂深度学习的实践案例,呼吁教师们应重视单元内外序列和作品知识的关联,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实现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落地。

此外,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研讨中,天津市的陈芳芳老师提出:音乐学科本位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应积极发挥音乐与其他学科协同育人的功效,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习目标在学生沉浸式体验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达成;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孔祥慧以“家文化”作为起点,巧妙将民族传统家文化与多学科共同的上位概念相融合,创设出“策划一场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音乐会”情境,在对传统跨学科手段、方法进行突破的同时,还为有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供实践基础。可见,打造“深”“广”兼具的创新型课堂,需立足美育目标,建构具备综合性、情境性、结构性的研究支架,借助跨领域的思维视野展开探索。

(二)着眼信息化未来,加速教学技术迭代更新

多元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选择合适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并将其应用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学生思维支架的搭建和课程模式的转型。白珊老师以中小学“影视+”的项目式教学为切入点,展现了深圳地区中小学使用iPad学习音乐的情况,推介了“影视+思政”“影视+人文”“影视+艺术”“影视+评价”的四条实施路径,让我们看到智能技术已然成为未来课堂优化的助推器。深化教师与技术工具的合作、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等内容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三)传承中华文脉,打造推陈出新的美育高地

上世纪90年代,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话语构建中强烈的自主意识以及文化主体性的互换。在历经几十年对传统音乐教育创造性发展的探索后,“文化自信”的提出,再次为音乐教育厚植文化之根明确了方向。本次音乐教育大会中,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在“中小学民族器乐创新实践”“传统音乐传承创新实践”工作坊、“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学校的教学实施与资源建设研究”等专题会上,以教学展示的形式,为传统音乐的教学实施和资源建设提供崭新的实践范式。

来自海淀区的陈文雯、郭苒等四位老师着眼于民族乐器“阮”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入,向与会者展示了在传承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兼具文化主体性教育理念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张伟枫老师以“河北正定常山战鼓”为题,分享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在学校教学实施的研究进程,提出“以师资培养为基础、以教材研发为途径、以校本课程为载体”的实施建议。此外,在《数字符号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更灵动》的主题分享中,司徒宇成等几位教师分别展示了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戏剧与符号化体态律动的创新性融合。可见,当代美育事业工作者们身体力行,对“赓续中华血脉”的号召进行回应和坚守,纷纷为打造推陈出新的美育高地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方案”。

三、展望美育前景,聚焦学科发展建设

融合、创新为音乐教育赋能,最终指向音乐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本次音乐教育大会中,还有不少学者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育发展的内容、变化、方向进行探讨,展现出在面对教学模式转型、课程结构优化、信息技术冲击等挑战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路向以及美育工作者在学科建设、变革中的应对之道。

(一)建构必备素养,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掌握学科知识及其教学方法、识别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的学习需求、学习机制、学习阶段,创造性设计课程和教学环境,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建构。

李天顺博士通过厘清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素养、教研开展三者的联系,引导与会者深入体悟教研支撑对教师成长的关键作用。作为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课堂教学观摩示范和优秀教学课例展示同样也是推广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优质课《舞‘语’》一课中,执教者范绮涵从太极和极道禅学等中式美学与现代舞美学的核心出发,启发学生自由理解音乐、创编舞蹈作品,为台下的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教学范例。来自武汉市钢花小学的华雨辰老师在主题发言中,对李副会长的观点进行了理论回应和实践反馈,鼓励在座的各位美育事业工作者以美育人、启智润心,用音乐的力量培根铸魂。多位专家的建言献智引发了更多学者对该问题的审视和深思,显然,教师必备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二)理论实践并举,汇聚学科建设合力

蔡梦教授认为,强化学科融合、鼓励教学创新、加快观念发展,是促进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大路径;李顺天博士指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和创新发展思维,关注教研支撑和教师成长,才能持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会的不少专家和教师就美育课程建设和具体教学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向东教授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将21世纪的需求凝练为学科素养目标,并围绕学科或跨学科的大观念来重构内容,以实现以素养为重心的学习结果,促使学生获取以学科实践为主线的结构化知识。教材建设作为学科课程建设的硬指标和关键环节,在本次大会上同样引起了广泛热议。来自上海市的包菊英老师细致梳理了教材理念从一期到二期课改的深化过程,指出音乐素材的选取应注重将其架构和人文内涵,并总结教材的编写需兼顾课标的指导思想和课堂的实际需要。熊至尧博士建设性地提出,音乐学科由于其本身的艺术性和多文字描述性的特点,需要新的赋值取向,即教材的组织水平。针对这个新的赋值取向,他采用Flow Map测评工具对其进行量化评估,得出适合音乐学科教材难度量化评估的理论模型,为未来教材难度的评估提供新方向。

设计音乐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除了理论高度的追问,也不乏实践层面的探寻。田素梅老师坚持在“双减”政策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遵循“教会、勤练、常展”的教学方针,提出“每天十分钟、每周一首歌”的美育方案,试图建立课程常态化艺术展演平台,在全区域全学段整体推进“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的系列化、普适化开展提供了优秀的实践案例。

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滞。教学技术的迭代更新、教学基础设施的建立完善,促使相关教学理念生发、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手段变革。作为指向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和聚焦教与学思维进阶的方法论依据,融合与创新已然成为推动音乐课程改革的应然之举,两者分别以“文”“艺”“技”融合助力音乐课堂转型,以素养培育为基点助推教学逻辑深化,以思维、技术创新为动力驱动育人策略优化,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更为完整、深入的实践范例。

本届音乐教育大会借助版块联动和内容集群,促成专家宏观理念引导与教师微观实践探索结合,深入浅出地呈现出立体、全面的音乐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和未来前景,其传递的新讯号需引发每一位美育工作者的深思:融合、创新和发展作为当下探索以美育人实践路径的理念引领,其本质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体现,最终依旧指向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达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